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兴衰历史
以下内容来源于《少儿财商金融百科全书》第九章 金融发展事件之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外汇兑换卷。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外汇兑换卷。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美元与黄金挂钩外汇兑换卷。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展开全文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外汇兑换卷。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外汇兑换卷。《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后扩大为2.25%的范围)。
4、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外汇兑换卷。《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
5、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兑换卷。《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6、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兑换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外汇兑换卷。后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
启示: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由来已久,正因为黄金产量少,且不可复制,所以将其作为支付手段才更为让人放心,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则与黄金无关,当时黄金并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问题应该出在作为可以用于兑换黄金的货币上,即美元发行过剩,无法支撑美-金互换,这才导致了体系的混乱和崩溃外汇兑换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