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教育“体美劳”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Connor OKEX数字平台 2022-10-26 273 0

广东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华侨中学揭牌

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曾经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期货指标。近年来,清远市教育局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工作目标,全面开展素质教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体美劳教育特点,深化学校体美劳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着力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格局,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的育人合力,不断提高学校体美劳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考核动真格,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上升

近年来,清远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落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工作水平期货指标

全市体育教师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期货指标。教学方面,2022年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清远获一等奖,是除珠三角地区及东道主外的唯一代表团,实现质的飞跃。在2020年全国中学生运动学术会议中获“二等奖”,也是粤北地区唯一获奖单位,为体育科研发展确定方向。清远还长期开展体育人才结对、联盟沙龙、跨界学习、跟岗锻炼等研修活动,推进“四型”(成长型—成熟型—辐射型—领航型)体育教师梯队建设工作。

通过中考这个指挥棒,各中小学“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正逐步完善期货指标。体育成绩在中考总分占比得到进一步提升。自2025年起,清远还将采用“素质评价(占比30%)+统一考试(占比70%)”体育中考模式,体育中考成绩占中考录取总分12%的权重计入录取成绩。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清远也得到高度重视期货指标。2021年,清远首次对各县(市、区)及市直学校进行体质健康抽测,并对抽测结果进行公布;在省教育厅对21个地级市的抽测中,清远全省综合排名第六。

市级学校体育赛事实现常态化,每年均举办多项相关赛事,各项省级体育赛事中,清远的成绩也在稳步上升期货指标。在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中,清远荣获2015年团体总分第18名、2018年团体总分第13名、2022年团体总分第11名,成绩稳步上升。其中,2022年中运会我市首次参加全部体育项目赛事;2018年省运会足球赛获高中男子组冠军、2021年省长杯足球赛获高中女子组亚军等优秀成绩。

“双减”背景下做好美育“加法”

近年来,市教育局将“严格落实学校体育、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列为重点推进工作项目并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及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中小学美育课程得到落实期货指标。积极开展艺术学科教研中心组研讨活动,落实新课标,抓好教学质量。组织开展美育课题研究,提高美育教育教学水平。目前,市级在研美育课题共62项。

市教育局整合多方合力,加强师资力量,提升美育队伍素质,探索学校“一班一品”+学校专长教师指导或整合校外资源开设的社团拓展项目期货指标。各级各类学校已形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局面。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美育节活动,每次近万名师生参加包括艺术表演(合唱、舞蹈、器乐)、艺术作品(绘画、书法和篆刻)、学生实践工作坊等项目。

为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短缺的难题,让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美育浸润,市教育局于2020年8月在全省率先实施以推动学科融合为特征的全科美育教育教学实验项目期货指标。目前,这项工作已由最初的8个实验镇拓展至全市20余个乡镇,60多所农村中小学校参与,受益学生达三万多人。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初步表明,这项实验不仅能够实现乡村学校文化学科教学与艺术学科教学的“双赢”,而且在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瑶族刺绣、瑶族长鼓舞、瑶族花鼓、瑶族歌谣”和客家文化习俗、舞狮等已成为各地独具特色的美育成果和品牌课程体系。

展开全文

2021年全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清远市64名美育教师进入决赛阶段,其中获得一等奖15人、二等奖28人、三等奖21人,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期货指标。同年12月1日至8日,市教育局承办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省21个地市、省属学校4000余名师生参与了精彩展演,网上观展人数达320万余人次。我市获得“广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广东省中小学广东地方音乐交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通过开展活动,有效推进了学校艺术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全市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及活动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有声有色

近3年来,清远市教育局以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为基础,以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支撑,以教科研拓展为引领,以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方式为试点,以创建省、市两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为抓手,在开展劳动教育中初步确立“新旧交融、生态自然、绿色发展”的劳动教育理念;初步形成以凝聚劳动教育文化为核心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整体格局期货指标

清远建立以市为主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机制,如制订相关的工作措施、管理办法、工作指引及建设标准等期货指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扩大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各学校结合文化传承、文旅融创、特色小镇、智慧农业、美丽乡村、清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实践等项目载体,以灵活多元的方式开展劳动实践,形成行业特点、地域特色。学校充分利用校外综合实践实训基地、“校馆衔接”校外阵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等,搭建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平台,充实劳动教学资源,促进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劳动教育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

清远以创建省、市两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为抓手,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全市中小学生必修课期货指标。目前,我市7所学校获得第一、二批“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称号,1所学校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称号(今年在省级基地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21年清远评审命名30所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今年评审命名15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10所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至2023年,力争评审命名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学校数达到60所,占比5%;评审命名的省、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覆盖高中、初中、小学、中职等不同学段,覆盖城市、县镇及乡村等不同区域。

在开展劳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清远注重将劳动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文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高新科技、现代农业、传统与现代文化等进行融合,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或校本劳动教育文化,并推动其成为学校师生的共同认知与行为准则期货指标

今年来,多家省、市级媒体,对我市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期货指标。8月下旬,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探索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线上研讨会上,清远作了汇报及交流发言。

来源:清远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