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之后,聊聊邮票上的棉花
棉花是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民生物资,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产地,占到国内消费市场近70%期货棉花。但却受到西方某些品牌的无端污蔑与抵制,这一种“吃饭砸锅”的行为,受到广大网友的谴责与声讨。那么就借着这个机会,聊聊邮票上的棉花。
要说棉花,就不能不先说说纺织期货棉花。在中国的传说中,纺织技术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妻子——嫘祖。
相传嫘祖一天偶然间发现了蚕宝宝吐丝,所以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纺织技术期货棉花。
▲1999-2《汉画像石》邮票(6-2)纺织
但是中国在历史这块,不仅有传说,还有考古证明期货棉花。刚刚在三星堆新出土距今3000多年的丝织品都属于“年轻人”,目前最早的在荥阳的仰韶遗址中出土距今5000年的丝织品残片,在贾湖遗址中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纺织必备工具——纺轮。
展开全文
▲2010-20《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4-2)男耕女织
毕竟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地区,至于说棉花何时传入中国,仍众多纷纭,目前是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出土的一块距今3200年左右,经纬纱直径都在0.5毫米左右,经纬密度均为14根/厘米的棉织品残件期货棉花。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纺织技术等限制,棉制品并不普及。达官显贵通常穿着是以丝织品为主绫罗绸缎,而普通人家则是穿着为以麻等植物纤维纺织而成。古诗有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一切的情况改变,就是一位女人的出现。
▲J58《中国古代科学家》(三)邮票(4-4)黄道婆
黄道婆,这位生活在宋元时期的松江(现上海)妇女,因为人生的不幸,流落到儋州(现海南),但却在海南岛上从黎族妇女处学习了棉花的纺织技术,并将其带回松江期货棉花。其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
▲纪3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邮票
经过近代的战火洗礼,中国的棉花种植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期货棉花。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棉花种植业也迎来了新生。在建国后,为了纪念首次召开的党代会而发行的邮票上,我们就看到以棉桃的形象。
▲纪45《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邮票(3-2)工业和农业
之后在庆贺“一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的时候,在展现工业和农业成就的时候,也有棉桃的身影期货棉花。
▲特19《治理黄河》邮票
在展现新中国治理黄河的成就的时候,棉桃也出现在邮票的装饰纹饰中,以展现新中国变“水患”为“水利”,造福一方百姓期货棉花。
▲纪60《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邮票(4-3)棉花
在庆祝1958年农业大丰收,其中丰硕的棉桃与水稻,麦和花生作为农业丰收的代表期货棉花。
▲T13《农业机械化》邮票(5-4)棉田防治
新中国不仅重视棉花产业,更在棉花种植技术,也进行了科技的提升,科技投入逐年提升期货棉花。
▲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邮票(6-3)棉花丰收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往年的手工棉花采摘,也逐渐进入机械化收割期货棉花。
▲2014-2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六十周年》邮票(3-1)艰苦创业
根据相关专家表示,现在新疆棉花能有70%都在进行机械化收割期货棉花。
棉花作为新疆重要经济作物,其对于新疆,对于中国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期货棉花。这些势力勾结在一起,企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妄想阻挠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那必定是徒劳。
最后给各位一个“冷知识”,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就是使用新疆石河子所种植的棉花期货棉花。所以那些口口声声说要抵制“新疆棉花”的国际品牌...
评论